2021年11月16日晚19:00,四川大学社会学华西论坛系列第十六期暨庆祝BG真人电子官网建院二十周年讲座于线上成功举行。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彭华民教授开展了题为“抗逆力理论的演进逻辑:应对风险与提升福祉”的精彩演讲。本场讲座由社会学与心理学系系主任徐婷副教授主持,我院院长史云贵教授、社会学与心理学系何明洁副教授与谈,近三百名来自本校和各兄弟院校的师生、学者和一线社会工作者参加了本次讲座。
彭华民教授首先明确社会工作行动的目标与使命是提升人类的福祉,指出抗逆力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理论和服务方向,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彭教授由联合国建立韧性社区的倡导及韧性中国建设的宏观战略引入,提出社工帮助对象应从弱势群体扩展到全人类,深入阐释了人类福祉(well-being)的五个层面的内涵,并就人类面临的宏观风险,指出抗逆力在风险化解中的重要意义。
随后,彭教授介绍了抗逆力在微观层面的特质、结果、过程三个理论视角,说明了抗逆力的概念类型及其界定理论;从宏观层面以社会生态环境的广阔视角指出抗逆力的社会意义与作用,由小及大地阐述了抗逆力在个人、家庭、社区、市场乃至国家层面的实践方法与可能。
彭教授重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低收入社区流动儿童抗逆力项目和基于抗逆力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下的国际社区行动项目出发,强调社工要基于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积极识别风险因子,基于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建立提升抗逆力的服务方案,以实现化解风险和提升福祉的目标。彭教授的讲解既体现了将抗逆力理论付诸实践的实务操作,又指引了“高站位、远视野”的社工实务成长方向。讲座最后,彭教授提出在抗疫中建立共同体,打造社会工作专业的创新特色,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学者的学科建设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演讲完毕,史云贵院长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彭华民教授的精彩讲演表达了感谢。与会各专业师生与学者踊跃提问,彭教授耐心解答。本次讲座深入浅出,由小及大,兼顾理论与实践,不仅拓宽了社会工作者的理论与实务视域,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社会学与心理学系
撰稿:满文意
照片:何明洁
审核:李诗颖